mg4355线路检测官网·首页|欢迎莅临

当前位置:新闻动态 >> 正文
“十三五”本科教学工作回顾展-10 | 生科院
时间:2021年12月04日 08:24  来源:张瞳  作者:张瞳  点击:

一、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或规划

1.学院人才培养目标、定位

生命科学学院坚持以周恩来精神立德树人,贯彻OBE理念,明确了以培养能够从事生物学基础教育、生物行业生产、技术开发和管理的高素质生物专业人才为核心目标,着力推动需求侧与供给侧要素有机融合,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探索构建“需求导向、能力本位、要素融合、开放协同”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。

2.专业简要介绍:

生命科学学院建有生物科学(师范)、生物技术、生物工程、食品质量与安全、生物制药5个专业,其中,生物技术专业2015年获省品牌专业(A类),2019年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;生物科学(师范)专业2020年通过师范专业国家二级认证;生物工程专业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查,是迄今为止全国师范大学(学院)中第二个通过考查的生物工程专业。

3.人才培养模式

(1)多元化平台协同育人模式

依托省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中心(我校教科院牵头),开展生物科学师范生的教学教育技能训练;依托省生物农业与环境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平台,训练学生的专业实验与实践技能;依托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、省协同创新中心、省工程中心等平台,与科研院所、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,并拓展国际化视野。

专业牵头建立的10个省级科教平台,分工协同,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、实践能力培养、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和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,体现出明显的平台优势。

(2)市场导向、企业主体、高校参与、政府配套的“PPP”合作培养模式

在淮安市政府直接支持下,专业依托省协同创新中心,联合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,开创性建立了“PPP合作,校-园-企共建”的人才培养新模式,成为高校、企业与政府“PPP”合作模式的成功典范。2016年,该模式作为全省品牌专业建设典型案例被省教育厅征集推广。

4.专业发展愿景

围绕区域(淮河生态经济带、江淮生态经济区)现代农业、环境保护、医药、食品等领域对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新要求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OBE理念为指导,通过打造五个一流(一流师资、一流教学资源、一流教改成果、一流实践平台、一流毕业生),强化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,培养服务区域生命科学相关产业发展新需求的一流应用型人才,建成国内同层次高校同类专业中领先的一流生命学科与专业。

二、人才培养条件与过程

1、重构课程体系,突出地方性、特色化、模块化

组建以行业一线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指导委员会,围绕地方需求,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、设计课程体系。

强化课程模块的地方应用型特色,培养学生家国情怀,助推乡村振兴。如生物科学专业设置乡村教育模块,招收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班,开设“乡村科学教育”特色课程;生物技术专业开设“特色水产繁育技术”、生物工程专业开设“洪泽湖特色资源利用与加工”等地方特色课程。

2、打造师资队伍,体现双师型、团队化、国际化

围绕“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”的目标定位,制定专业教师应用型转型激励政策,鼓励教师进入企业锻炼,规定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1年以上行业、企业工作经历。同时,聘请26名行业专家、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。

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,提升创新指导能力。“生物农业与湖泊环境保护”等3个团队获评省级科技创新团队;从全球百强大学全职引进外籍团队2个。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研修,具海外背景教师比例达40%。


3、创建高层次教研平台,彰显“政产学研教”融合、多元化协同育人

专业结合区域现代农业、环境保护等迫切需求,联合政府部门、企业等,牵头建立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、教学平台2个,以及15个校企联合培养基地,形成了以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训练实验室、省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的拓展实训平台、省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创新训练室、省协同创新中心的“PPP”(Public-Private-Partnership)合作培养基地等为支撑的多元化协同育人平台。

4、强化创新创业训练,做到全面普及、分类培养

推行“153、135”创新创业教育模式,形成多层次、普及化的双创实践体系;构建“实验-实训-项目-竞赛-创新创业”五位一体递进式训练体系,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。近五年,本科生在“挑战杯”“创青春”“互联网+”三大赛中表现突出,获国家奖4项、省奖11项。

三、人才培养质量

1.学生就业调查相关数据,如就业去向、专业对口率、专业满意度、薪资水平、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等。

根据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结果显示,近5年生物科学(师范)专业考证率100%,考编率32%以上;生物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超30%考取研究生,就业率97%以上,与专业相关度达78%。

毕业生对母校课程教学、生活服务、创新创业等满意度超99%,对工作满意度85%,对自身发展的满意度超93%;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高于91%,尤其是对其动手操作能力、创新能力、沟通交流能力的评价较高。

2.学生竞赛、创新创业、考研、四六级通过率、论文、专利等其他能够说明学生培养质量的相关材料。

近五届生物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创业、社会服务项目学生参与率达100%,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参与率达30%以上,学生毕业论文(设计)选自地方生物科技相关产业应用课题超75%,其中9篇获省优秀毕业论文。近5年,本科生承担省级以上大创项目40项,发表SCI论文56篇,授权专利28项,创办企业12家;获“挑战杯”“创青春”“互联网+”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国家奖25项、省奖21项。

四、办学成效与特色

1、服务地方能力不断增强

师生连续多年编制《洪泽湖水环境监测与蓝藻预警年报》,被科技部纳入国家地球科学数据平台,并在相关部门管理决策中得到应用;多次参与淮安市农田的转基因检测普查,并作为《转基因农产品检测技术》特色课程和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,也为当地农业执法部门提供了参考。

2、办学声誉不断扩大

学院多次应邀在全国性会议作大会报告,并被列为“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”副理事长单位。安徽农业大学、扬州大学、晓庄学院、盐城师范学院等兄弟高校多次来校交流,并与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举行联合教研会,交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验。学院专业建设成果被《人民日报》《新华日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等多家媒体报道。

3、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

通过“3+1学制”“双导师制”,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;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合作,构建了亲行业、亲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;与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签署本-硕-博-联合培养协议; 2016年,获教育部“中美121”双学位项目。学院与芬兰韦斯屈莱应用科学(JAMK)开展持续双向交流,被当地媒体多次报道,而该校师生来我校课程学习,直接促成了两校所在地友好城市建立。2014-2020年,学生互访交流200余人次。


编辑:张宇洋   审核:张瞳
版权所有 mg4355线路检测官网 2019  苏ICP备:05071367号-1    苏公网安备32080202000172号
XML 地图